莊子讀書心得
發(fā)布時間:2020-11-08 來源: 疫情防控 點擊:
莊子讀書心得
導讀:我根據(jù)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關于《莊子讀書心得》的內(nèi)容,具體內(nèi)容:莊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由我整理,希望大家喜歡!(一)孔子被人們稱為"圣人",把莊子稱為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愿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于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游》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tài)。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游》,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巨鯤大鵬,充盈于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大格局、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游》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么則無力承載大船。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啟航的標志。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jīng)風雨,變成了大船。倘若沒有在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jīng)驗的積淀,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里航行,必然危機重重。當然,內(nèi)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舍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游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游》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fā)乎自然,莊子于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于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游......
(二)
莊子,可謂是我國古代的辯證法大師,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對老子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繼承和發(fā)展,是先秦莊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不過,他的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思想,因此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莊子善于用寓言來說明一些道理,由他所著的《莊子》,亦稱《南華經(jīng)》,是道家經(jīng)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莊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三千余字。在那個刀雕竹刻的時代可算是非常長篇的東西。他用寓言的方式,以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引申出《齊物論》的觀點,極力論證萬物的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和人生貴賤、榮辱的極端無常性,因為莊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本文旨在要人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不要為了追求名位、富貴等等,而傷害天然的本性。
莊子把事理的無窮性與人類認識的相對性,宇宙的無限性與具體失誤的局限性對照起來分析,顯示出他對于絕對與相對、無限與有限的辯證關系的理解有著高度的靈活性,這對于人們突破認識上的局限性,從而臨武到天地宇宙的無限廣大性,無疑是很有幫助的。,莊子流暢的文字下,所顯露出的不朽思想,顯然是只得我們從多個角度學習和思考的。
他用寓言這種活靈活現(xiàn)的方式,來告訴我們其中的許多道理,譬如其中的《秋水》,從"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到"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以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來告訴我們,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以偏概全,因為我們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會因為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呢?可是,許多人因不明白這個道理而因小失大。
從古至今,驕傲永遠都是成功的最大敵人,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只有謙虛謹慎,虛心求教,才是成功的最佳路徑。千萬不可以自滿于現(xiàn)狀。
接下來,他們又開始談論事物間的虛實關系,夏蟲不可以語冰,是因為冰雪對于它們來說太虛妄了。井中的青蛙也不要和它談論天地,對于井蛙而言,天大也太過于虛妄了。確實如此,舉例來說,比如說教育,在有些
時候,這些的虛妄的東西在我們身邊還真是太多了。于是,就要怪,學生會說一套做一套了。就要怪,學生不遵守包括交通規(guī)則在內(nèi)的許多規(guī)則了。但是反過頭來,看一看,似乎身邊的許多事情確實都是如此。
下面,他們又討論到關于事物間的大小關系,天地算是大的,然后比起宇宙來真是滄海一粟。江河算是大的,但是在大海面前卻又顯得渺小。
莊子用我們喜聞樂見的寓言故事體,用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引申出《齊物論》中的觀點,極力論證萬物的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和人生貴賤、榮辱的極端無常性,又以易懂的文筆,告訴我們,做人要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不要為了追求名位、富貴等等,而傷害天然的本性。也告訴我們做人要虛極靜篤,謙虛謹慎,不可驕傲自滿!
(三)
一直喜歡《百家講壇》這個欄目,于丹老師在《百家講壇》上對《論語》對《莊子心得》侃侃而談時,深深地吸引著我。她說中國的儒家思想,在社會這個尺度上,要求人坦蕩,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層面上要求人飛越。坦蕩是我們的一份社會責任,超越是我們的生命境界。對《論語》對《莊子》知之甚少的我由此產(chǎn)生興趣。再一次認真聆聽了于丹老師對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思想的深刻解讀,在她瀟瀟灑灑、滔滔不絕的精辟闡述下,引領我走進莊子那無邊遼闊的精神世界遨游了一番,猶如給心靈洗了一個澡,頓覺神清氣爽。
以前讀莊子的文字,無知的我覺得深奧難懂,沒有讀出莊子超凡的思想,在于丹老師旁征博引、妙趣橫生的語言中,我才領悟到莊子蘊藏人生哲理的精神境界。于丹獨到的講解給了我新的啟迪與感悟,結(jié)合我的經(jīng)歷,對
于人生我有了重新的認識與思考。于丹老師說:"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為大,因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的逍遙游"。莊子所指的逍遙游我個人認為是從道家創(chuàng)史人老子提倡的"上善若水"基礎上演變而來,他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中把水的豐厚內(nèi)涵融會貫通于生活中。
莊子有水一樣的品行、水一樣博大精深的知識滋養(yǎng)著后人的靈魂,他有水一樣溶納萬物默默奉獻而不爭名利的氣節(jié)與胸懷;有水一樣曠達頑強隨遇而安的不倔精神,有水一樣的靈活讓處于艱苦環(huán)境中的他安貧樂道;有水一樣的清澈如明鏡照出善惡美丑,他有水的無欲無求而襟懷坦白、有水的寧靜達觀內(nèi)斂;他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自然之理。,我愿做大千世界中的一滴水,柔而不弱,吸收天地之營養(yǎng)精華。莊子提倡的"逍遙游"又如何讓我的生活受益,并由此快樂的呢?
有時與女兒外出,經(jīng)常聽到不認識的人說"看不見好可憐"之類的話,世人認為失去光明后的我行動十分不便,猜想我一定在哀聲嘆氣中怨天尤人。他們不知,我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我一直認為沒有絕對的幸與不幸,什么樣的心態(tài)決定什么樣的生活方式。站在常人的角度上看,在我失去工作的同時也看不到多彩的大千世界,但從莊子的逆向思維來看,我有更多的時間與自由,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不知我以書為友、以歌為伴、以琴為樂;他們不知我可以在書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可以用不嫻熟的歌聲來寄托情懷、可以在不純熟的琴聲中放飛思緒、可以用稚嫩的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真善美,以此抒發(fā)我的真情實感,因此我活得真實而輕松;我有更多精力和時間陪孩子老人,享受天倫之樂。我不
必為工資為獎金的高低而憤憤不平、不必為追逐名利而忙忙碌碌;不必為職務的升降而憂心沖沖;我眼里無外表美丑之分、無地位貴賤之分。我喜歡這淡泊平靜、與世無爭的生活。
有舍就有得,我雖身在蝸居,但我的靈魂可以象莊子那樣在天地之間自由逍遙,我得到了人格的升華與超越,豈不快哉!如今我用心靈代替眼睛來感知紛雜的世界,適應并感謝上天賜我的這種生命方式,讓我有機會內(nèi)視反省自己,懂得內(nèi)斂于心而不張揚。書籍涵養(yǎng)孕育了我,讓我浮躁的心變得平和,它磨去了我的棱角,讓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我身邊的人和事。
"游"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歷程,在這個心靈歷程中我體會到莊子逍遙游的快樂與寧靜。如果我沒失明,物質(zhì)的利益會迷惑我的雙眸,有可能會在外界的誘惑下迷失心志、被恩怨情仇所牽絆、被無窮無盡的欲望所捆綁;或者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甚至參與賭博而遠離書籍。是異樣的人生讓我獲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讓我更善待父母、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所以我過得很自在、很充實。
正如于丹老師所言:我們需要一種歡欣的感性,這種感性之心使得我們觸目生春,我們所及之處充滿了歡樂。我的心與親人緊緊相連,想到他們我就感到無比溫暖。綿綿不絕的愛豐富了我的內(nèi)心世界,讓我有了精神寄托,它是我永不枯竭的快樂源泉。
莊子提倡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個人主義,于丹老師講自由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線,這才能夠做到這個世界上行為的守則。是的,自由的原則就是以不妨礙別人的自由為前提,但本人還要具備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品質(zhì),擁有一顆高尚純潔的靈魂,那些貪贓枉法、作奸犯
科等卑劣之人內(nèi)心有愧又怎能達到逍遙游的境界。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體驗的過程,它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是內(nèi)心的一種感受,我把這種感受強化并不斷加以回味。失明恰恰成就了我的人生,不過我的逍遙是建立在衣食無憂、清閑悠哉的條件上,如沒有穩(wěn)定的經(jīng)濟與和睦的家庭做我有力的精神后盾,就沒有這份閑情逸致談逍遙了,因為我畢竟是俗人一個。而莊子有時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在貧困交加之時,依然淡定從容、超然豁達。楚國大臣請他做丞相,他寧愿做一介農(nóng)夫也不追逐名利。但現(xiàn)在多少人處心積慮甚至不擇手段想升官發(fā)財,與之相比,莊子是何等胸襟何等氣度!一個人即使沒有糧食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思想沒有靈魂。
我滿足于目前的生活狀況,對于物質(zhì)我沒有過多的欲望,在我看來,簡單就是幸福、知足就是幸福、相夫教女就是幸福。哲學家周國平老師說:"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稱之為慧心。"我希望女兒長大后擁有一顆慧心,做到寵辱不驚,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過著飄逸恬淡的生活。
感謝于丹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重新認識了莊子,感謝莊子,他教會我們?nèi)绾卧谀婢持幸廊槐3制匠P,無論人生有何種境遇,都能樂觀坦然地面對,平庸的~我遠遠達不到逍遙游的境界,我還沒看破世間的是是非非、名利生死,那么就以莊子的逍遙 游作為我的精神目標,超越自己,樂觀生活 。
《莊子》塑造的眾多殘疾人形象,以《德充符》一篇尤為突出,反映了殘疾人從認識自我到完善超越自我的過程,代表了《莊子》中殘疾人的精神。
(四)
如今一走進書店,你會發(fā)現(xiàn)關于"怎樣面對挫折"、"如何為人處事"之類的書籍比比皆是。這些稱之為的"心靈雞湯"的書籍迎合了當今復雜社會下人們的口味,給予了人們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我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書,卻總覺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閱了于丹的《莊子心得》。
這本書實際上是于丹對《莊子》一書的讀后感,她用心地研究《莊子》,通過解讀莊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現(xiàn)象,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態(tài),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遙得自在。這是一種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反觀內(nèi)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于丹的《莊子心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讓我在享受讀書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著實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于丹在書中將莊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現(xiàn)給我們,教我們在這個紛繁蕪雜的環(huán)境中,應該用"心智"、"感悟"、"逍遙"、"看得開"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這樣才能超脫與釋然。但是現(xiàn)在的人們,也包括我自己,誰能具備這樣的心態(tài)呢?我們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牽絆,不知道自己內(nèi)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內(nèi)心世界卻依然空虛,覺不到半點快樂。在工作、生活中,經(jīng)常被小事所困,與周遭的人也難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杉毤毾雭,其緣由無非是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有時甚至只是為了逞一時之快。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質(zhì)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nèi)心,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不和他
人攀比,不效仿別人的行為,不盲目的追隨流行,試著用莊子的大境界來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和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
于丹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問題,自行車如果靜止擺在那兒的時候,得靠車支架才能立住,兩個輪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騎起來以后,兩個輪子就可以行進,為什么呢?因為它在動態(tài)中保持了平衡。動態(tài)平衡對于我們的生活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世界在前進,而我們原地不動時,我們會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應對各種挑戰(zhàn)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那么這種平衡便很容易達到。我們可以多讀書,多接受新的信息,讓自己與時代的前進保持同一個步調(diào),發(fā)展和提高自己,開闊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認識自己、涵養(yǎng)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或許也更容易獲得莊子的大境界吧。
讀完于丹的《莊子心得》,心靈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覺收獲頗豐。只要我們堅持自己內(nèi)心的秉性,不隨波逐流,并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fā)到最佳狀態(tài),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獲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