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考核方式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9-08-0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本文分析了《國際金融》課程考核方法的進展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緊密考核與課堂參與的聯系、強化案例分析的作用等改革思路。論文最后提出的考核方法有三個特點:第一,增加課堂參與成績的比重;第二,Presentation內容理論概念化;第三,案例作為分析問題和考核的主要工具之一。
關鍵詞:《國際金融》;考核;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4-0145-02
近年來,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來華留學生課程教育也日益重要。根據教育部發(fā)布數據,2015年在華接受學歷教育的外國留學生為184,799人,比2014年的164,394人增加了20,405人,同比增長了12.41%,繼續(xù)保持2008年以來來華生總人數增速的態(tài)勢。這既體現了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對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現行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考核方法的進展與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高等教育課程的考核方式都采用期末一次性考試評定成績,至今這仍是評定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國際金融》課程也不例外?荚嚳梢圆捎瞄]卷或開卷考的考核形式,通常閉卷形式居多。一般情況下都是考核學生對于書本基本知識的背誦和掌握,題型主要有選擇、判斷、名詞解釋、計算、簡答、論述等6種標準化題型。題目重點考察基本理論和概念等知識點,在出題上需要合理確定主觀性和客觀性試題的比重,注重試題的認知層次和難易程度的協調搭配。因此近年來,相關教師積極改革,對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不斷探索,推動單一的期末考試不斷向多樣化方向轉變。目前,主要是新增了課程論文、作業(yè)和課堂演講等考核方式。課程論文的考核方式增加了考核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的能力也不再單單看重書本知識點的掌握,還有學生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思維等方面的要求。由于《國際金融》課程與經濟熱點和國際經濟形勢聯系密切,因此小論文的考核內容一般會針對某一熱點或事實材料請學生分析論述,主要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yè)著重是對學生對于書本知識掌握的考察,但是作業(yè)更注重考察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隨時記憶以及對課堂教師所講內容的理解。作業(yè)主要有課堂作業(yè)和課后作業(yè),對作業(yè)的評分分為優(yōu)、良、中、合格、不合格5個檔次,通常每學期作業(yè)次數保證不少于5次。課程講演(presentation)由教師提出一些理論和實際問題,學生收集整理資料,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根據學生對問題理解的深度和表述的清晰程度,是否具有自己內在的邏輯來評定講演成績,最終納入總分。應該說,《國際金融》課程的考核在形式上已經比較完善,相比過去在考核上僅重視期末考試的方式確實已有很大進步。但目前,實踐中還依然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好。(1)很多考核形式雖然新穎,但在具體實施效果上不夠理想,學生的實際完成情況和促進學生學習方面都存在一些缺陷。小論文和講演本來的目的是要考察學生的思考能力,通過學生固有的閱讀、思考和研究解決一些問題或提出一些看法,并運用嚴謹的語言予以表述。但是實踐中,由于留學生基本素質的欠缺,有能力獨立完成思考和論述的只是極少一部分,大部分學生抱有應付交差的思想,東拼西湊,甚至完全照搬網上材料。針對這一部分學生,論文考察并沒有發(fā)揮預設效果。例如在學習“匯率決定理論”相關章節(jié)后,給學生布置一個題目,根據所學理論分析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大部分學生都從網上找一些“名人觀點”進行定性的分析,照搬別人的觀點,很少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建立自己的觀點。(2)學習和考核結合的程度不夠緊密,還不足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參與課堂。其實考核的作用不僅僅是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更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尤其對學習基礎和學習態(tài)度差強人意的留學生,更需要充分利用考核督促學生學習。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不夠,學是學生學,考是教師出題考;學是上課,考是背書。通常教師在課堂上都會盡量多講,以期讓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本門課程內容。
二、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考核改革的思路
對于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的考核進行改革,主要基于兩個思路:(1)要將考核與課堂參與度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與國內課程相比,留學生課程教學效果要差很多,必須運用恰當的考核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語言上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課堂教學質量會受影響。我國留學生以非洲國家居多,總體學習基礎比較薄弱,這些學生不能及時跟隨課堂進度。再者,留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總體比國內學生相去甚遠,不積極、不愿主動參與,甚至不能正常出勤。(2)強化師生共同參與的案例分析。相比于其他學科,國際金融與實際問題,與熱點問題的結合比較多,所以對《國際金融》課程學習不能止步于基本知識點和書本概念的掌握,而要更靈活地學習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實際金融問題。
三、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內容
根據上述課程考核改革思路,我們提出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考核方法如圖1所示。
與以往相比,我們在《國際金融》課程的方法上做了三點改進:(1)增加課堂參與成績的比重。課程考核還是分為兩部分,分值比例分別為課堂參與成績占比40%,期末成績占比60%。將期末考試成績占比壓縮,課堂參與成績占比增加,將有效督促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高學習熱情,同時這種考察也涵蓋了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習態(tài)度、思維方式、思考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多方面能力的考核。其中,課堂參與成績由三部分構成:到課情況占比10%,概念與理論闡述占比10%,課堂案例分析表現占比20%。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60%,采用開卷考試形式,題目以概念闡述、問題分析和計算為主,綜合考察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解。(2)我們對Presentation進行了較大改變。在內容上將Presentation從分析問題轉變到闡述基本理論和相關概念,即不再要求學生闡述對某些特點問題的理解,而是側重課堂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這樣有四方面的好處:①降低了難度,使得學生能愿意主動完成;②學生在闡述概念的同時,無形中加深了他們對概念的理解,達到了強化學習的效果;③這部分闡述概念主要放在每章或節(jié)結束時的復習環(huán)節(jié),把原來由教師做的概念總結交由學生來做,增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④學生闡述的理論和概念作為期末考試的備選題目,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3)我們減少了小論文考核,而代之以師生共同參與的案例分析作為分析熱點問題的主要工具。案例分析由教師根據各章內容,結合時事,確定主要分析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依據討論話題逐步深入問題分析,學會用已有理論和方法分析實際問題。教師在引導案例時要循序漸進,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問。比如,學習《國際收支》這章時,結合我國最新的BOP表,分析中國出口方面的變化,吸引外資方面是否減少、是否發(fā)生了國外投資者的資金撤出等問題。從貿易項目到資本項目,再到綜合分析,問題從易到難,通過不斷啟發(fā)和引導,使學生切實掌握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閱讀方法、分析方法。在共同參與的案例分析中,根據學生對各個問題反應、分析、表達的深度和邏輯,進行課堂成績的評定,而且這種大的案例題目同基本理論和概念的Presentation一樣都作為期末考試的備選題目。通過這種方法,達到科學考核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