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關系試述
發(fā)布時間:2019-08-10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高等教育學是一門一直沒能引起傳統(tǒng)教育學者關注的學科,長期以來,人們都習慣于把高等教育學認為是教育學的分支學科。其實,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的關系問題沒有分支學科說那么簡單。通過對教育學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正確認識高等教育學與傳統(tǒng)教育學的關系。
[關鍵詞]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學科地位
一、高等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從學科的角度來說,任何一個學科都必須有其特殊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對研究對象的把握直接影響著整個學科的發(fā)展方向。而在一門學科創(chuàng)生之初,人們對它的研究對象的認識往往并不十分明確。對于高等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在幾部高等教育學著作中,分別是這樣論述的:
高等教育學是一門以高等教育為研究對象,以揭示高等專業(yè)教育的特殊規(guī)律,論述培養(yǎng)專門人才的理論與方法為研究任務的高等教育學新學科。
——潘懋元著的《高等教育學》(1984)
高等教育學是研究高等教育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是研究高級專門人才培養(yǎng)的科學。
——田建國著的《高等教育學》(1990)
高等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既不是泛泛的高等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規(guī)律的應用,而是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發(fā)展規(guī)律。
——胡建華的《高等教育學新論》
上述關于高等教育學研究對象認識上的差異,必然會導致不同內容的高等教育學的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的存在是次要的,關鍵的問題是每一種高等教育學是否揭示出了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或特殊規(guī)律。我們所要探討的是關于作為基本的一門學科的高等教育學的問題,以及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之間的關系問題。
二、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關系的確定
長期以來,受教育學局限性的影響,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xiàn)實中,高等教育一直沒有引起傳統(tǒng)教育學者的關注。傳統(tǒng)的教育學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盤”。但是,我國的普通教育學卻又以中小學教育為研究對象,對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其他教育現(xiàn)象關注不多甚至視而不見,那些對教育學感興趣的學者也主要是關注中小學教育而不關注高等教育,其結果是高等教育不但被社會科學家忽視,而且被教育領域的研究者所忽視。因此高等教育學從普通教育學中找不到理論根基,在傳統(tǒng)的“教育系”或“教科院”這些教育學的組織建制里高等教育研究難有安身之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等教育學及其分支學科如果要健康發(fā)展,就必須構建自身相對獨立的邏輯結構。在這個邏輯結構中,由高等教育學承擔理論建設的任務,以人類一切高等教育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在實踐的基礎上,運用理性思維的方法,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活動的規(guī)律,反映高等教育的內在規(guī)定性和本質屬性,并對現(xiàn)存的高等教育概念和原理進行制度化梳理,為人們提供一系列由概念、原理、原則、規(guī)律等構成的具有邏輯性的知識體系是非常重要的。據(jù)筆者分析,無論是在學科建制方面還是在研究對象方面,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二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并列的兄弟關系。
但是一般人卻認為高等教育學是教育學的分支學科。既然高等教育學是教育學的分支學科,為什么高等教育學研究還要進行學科化的探討;為什么長期以來,教育系(學院)里面一直沒有開設高等教育學方面的研究,而是以中小學教育為研究對象呢。因此,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的關系問題,我們需要做進一步的探討。我們可以通過對教育學學科演進歷程的客觀分析,正確認識高等教育學與教育學的關系以及高等教育學自身的建制的問題。
三、教育學的演進過程
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方興起了國民教育運動,伴隨著國民教育運動的展開,中小學的師資培養(yǎng)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此情況下,進行師資培訓的師范院校應運而生,為了滿足中小學師資培訓的實踐需要,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便誕生了。在中小學教師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育學就成為了一門必需的課程。對此,赫爾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學》里指出:“也許教育學是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意圖提供系統(tǒng)說明,并幫助他們掌握傳授知識的方法!被谶@種背景,當時的大學為了更好地為師范學校培養(yǎng)師資,便開始開設教育學講座。當時的教育學,根據(jù)實踐的需要,其研究對象只能為普通教育,其關注的重點在于課堂教學,其存在的形式是成為中小學師資培訓中的一門課程。教育學形成學科,最大的動力來源于社會實踐的迫切需求,即普及教育所導致的師資培訓的壓力!敖逃龑W”便是用來培訓職業(yè)教師的,最初的目的就是指導與規(guī)范學校教育的實踐。
赫爾巴特之后,教育學的進展一直不大,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名不符實,名為教育學,實為普通教育學。其二,由于教育學以師資培訓的課程形式存在,因此其內容主要關注教學的方法、原則、程序、規(guī)律等問題。這種傳統(tǒng)的沿襲,教育學就成了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學問或藝術,而非研究“教育是什么”的科學。其結果是“當固定化的學制、教科書和班級授課制這“三位一體”的學校體制形成的時候,當以學校為中心,教科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三中心形成的時候,大規(guī)模的培養(yǎng)人才的本質在教育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傳統(tǒng)教育學本身,卻走向了衰微。
總之,由于歷史的局限,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無論是在研究對象的界定上,還是在研究方法的選取上,一開始就是不完備的,而且一直沒有完備起來?梢哉J為,歷史上的教育學只能相當于普通教育學。
四、高等教育學自身的建制問題
歷史上,高等教育的興起遠遠早于普通教育。自古希臘起,接受教育就是少數(shù)統(tǒng)治者子弟的特權,因此,在古代,教育一直就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質,教育的理論就是高等教育的理論。但是等到近代民主思想勃興,接受教育成了每個人都該有的權利之后,普及的全民的教育理論才應運而生,教育討論的也就多集中于中小學教育的問題上,似乎并未注意到高等教育所獨有的問題。換言之,就教育研究的歷史來看,整個教育研究一開始就是以高等教育的研究為開端的。但是,在近代普及的全民的教育出現(xiàn)之后,教育學卻是以普通教育為研究對象的,由于普通教育最先面臨普及化的任務,出于師資培訓的需要,普通教育成了教育學關注的主要對象。與之相比,高等教育雖然興起較早,但一直居于象牙塔中,世俗化較晚。
中世紀大學以后,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大發(fā)展集中于20世紀上半葉。經(jīng)過了這次大發(fā)展,整個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迅速擴大,高等教育的社會影響開始顯現(xiàn),高等教育開始引起學者們的關注。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圍內,高等教育研究的熱潮開始興起。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教育學局限性的影響,高等教育還沒有成為傳統(tǒng)教育學者關注的對象。傳統(tǒng)的教育學仍然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盤”。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要想得到關注,必須構建相對獨立的學科體系。
以中國為例,20世紀中期潘懋元先生首倡加強高等教育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學。分析當時形勢,高等教育研究毫無基礎,要建學科談何容易,但是不建學科,高等教育研究又無從談起。當時的情況,就學科的合法性而言,在教育系里謀求高等教育研究的建制,借助教育學的名義開展高等教育研究較為有利。但當時的教育系由于對高等教育毫無研究,因此對于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持排斥態(tài)度。我國的高等教育研究便依托綜合大學成立“高教所”發(fā)展起來。不過,我國的高等教育研究雖名為“學科”,但經(jīng)典的成果不多,學科的含義并不強。而且由于歷史的局限,我國高等教育學的草創(chuàng)基本延續(xù)了教育學的體系,重走了普通教育學的老路。
不少學者形成了“由普通教育學而高等教育學”的研究方式。這種方式雖然促進了高等教育學的初建和成型,但也使高等教育學成為普通教育學的直接延伸和簡單移植,高等教育學自身的概念、范疇和體系不完善。因此,必須突破普通教育學研究定勢的束縛,盡快擺脫高等教育學對普通教育學的依賴,站在高等教育學立場上,以自身的邏輯為線索進行學科的研究和建設。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