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風情錄]巴基斯坦風情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旁遮普。和跽弑貭幹 “得旁遮普者得天下!卑突固惯@句著名的諺語形象地道出了旁遮普省在這個國家舉足輕重的地位。 旁遮普(Punjab)得名于烏爾都語“Panj Nad”,意為“五河之地”。這五條河分屬于印度河的支流。河流湍急,洶涌澎湃。
正是有了這些大河,旁遮普省的土地才分外富饒,到處郁郁蔥蔥。它是巴基斯坦最富有,土地最肥沃,也是人口最多的省。
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土壤使得旁遮普從史前就成為人類活動的重要中心。五萬年前就有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要想感受旁遮普省的富饒,只需取道從首都伊斯蘭堡到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的高速公路就可以了。向外地運送農(nóng)產(chǎn)品的車輛擁擠在大路上,熙熙攘攘,生活的節(jié)奏比巴基斯坦其他地方要快一些。數(shù)不清的村落點綴在整飭得十分整齊的肥沃田地間,翠綠的稻田讓人心曠神怡。龐大、笨重的水牛拉著大車或耙犁的鏡頭不時竄入眼簾。
鄉(xiāng)村里的人們熱情寬厚,很樂意與遠來的客人聊天。到任何一個村子,你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間就已經(jīng)擁有了一大群聊伴。近年來,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旁遮普各主要大道兩旁也興起了許多快餐店,除了向游人提供紅茶、傳統(tǒng)的小吃,他們還準備了一種簡易的繩床(當?shù)厝私衏harpoys,意為“四條腿”),疲勞的游人可以在樹蔭下躺在上面休息。
在旁遮普的農(nóng)村,人們對于農(nóng)村生活有一種永遠的、堅定的和自信的安全感。種田為生的傳統(tǒng)仍然深厚,家族與家族都牢牢地守護在他們數(shù)代人開墾的那片土地上。這一點在當今世界實在太少見了。在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農(nóng)村,每年都有大批年輕人不滿農(nóng)村生活,而去城里謀生。
旁遮普不僅是農(nóng)業(yè)大省,還是文化中心。國家藝術(shù)學院、旁遮普大學美術(shù)系等都在拉合爾。旁遮普省的許多建筑都代表著莫臥爾王朝的榮耀。拉合爾的地毯在次大陸也是大名鼎鼎。旁遮普省的手工藝品也非常出名,從絲織品、陶器到鐵藝制品。
到旁遮普游歷,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角角落落里都留有歷史的痕跡。著名的木爾坦的巴扎就是一個充滿刺激、讓人著迷的去處。在露天的攤位前,手工藝人們有的在全神貫注地制作著陶器,有的在給上釉前的瓷器描畫深藍色的花紋。盡管不少店鋪里有很多現(xiàn)代的商品出售,但它空氣中卻仍彌漫著中世紀的氣息。
在購物街的后面,是無數(shù)狹窄的鵝卵石鋪就的小巷子組成的迷宮。巷子兩旁高高矮矮的房子是那般古舊,讓人有回到了另外一個時代的錯覺。再往深處走一走,20世紀所有的標識,甚至噪音,都銷聲匿跡了。
信德省:神秘主義家園
如果沒有了印度河,位于巴基斯坦東南部的信德省(Sindh)也許整個都是一塊干旱、貧瘠的不毛之地。
因為這里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僅211.7毫米,所以它的氣候在巴基斯坦是最炎熱的。冬天氣溫在10-30攝氏度之間;夏天氣溫則高達25-50攝氏度。信德省北部的賈科巴巴德?lián)f是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之一。而幸運的是,滾滾的印度河恰恰貫穿信德省的中部,賦予這片原本干渴的土地以勃勃的生機;蛟S正是由于這一點,這塊土地才會以“印度河”命名――“Sindh”來源于印度河的古梵文名“Sindhu”。
從飛機上鳥瞰信德省,除了西端與俾路支省交界的吉爾特爾山脈(Kirthar Hills)之外,信德省基本上是一馬平川。它的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部分。沿印度河兩岸都是肥沃的灌溉平原,而灌溉帶再往東、西則是人煙稀少的漫漫沙漠。信德省的東南部是印度河三角洲,那是長滿紅樹林的沼澤地。綠色田野與沙化的灌木叢地之間的界線是那樣突然,那樣分明,這讓你更深刻地理解印度河這條“生命之河”的意義。
在印度河水的滋潤下,信德省的沖積平原是巴基斯坦最好的耕地之一。凡是引水渠可以到達的地方,都可以種植小麥、水稻、小米、豆子、油料作物、棉花、甘蔗、辣椒以及香蕉、芒果、椰棗、柑橘等水果,日子也還算有保障。而那些沙漠中的部落,無論是靠泉水定居下來,還是依然在游牧,為了生存,他們只能養(yǎng)些駱駝、山羊,種點豆子和小米,或者干脆到卡拉奇等城市打工。
從卡拉奇向東南延伸至印度邊界,那塊約250公里長的廣闊的沼澤地就是印度河三角洲。印度河水就是從這里,通過無數(shù)的河道,彎彎曲曲地繞過數(shù)以干計的紅樹林島,最后注入阿拉伯海。這條大河每年都帶來數(shù)以百萬噸計的淤泥,使得三角洲不斷擴大。捕魚是沿海居民的主要謀生手段,卡拉奇的飯店因而也以其海鮮的價廉物美而聞名遐邇。
信德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在從阿富汗喀布爾到印度德里的廣闊地區(qū),考古學家們確定了400多個屬于印度河文明時期的城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信德省印度河右岸的莫恩焦德羅,那成熟和發(fā)達的城市文明,突然讓遭到毀滅,讓后人唏噓不已。
信德人的文化生活深受伊斯蘭教蘇非派神秘主義的影響,蘇非圣徒的麻扎隨處可見。蘇非派圣徒創(chuàng)造了信德文化的精華,他們寫下的充滿激情的美好詩篇,至今仍為巴基斯坦人所傳誦和歌唱。在一些傳統(tǒng)的聚會或儀式上,宗教音樂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對于信德人來說,宗教是那樣的不可或缺。在院落附近和大路邊,往往可以見到用石頭圈出的兩米見方的一塊空地,那是信德人特地為禮拜劃出的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停下來,脫掉鞋子,到里面朝麥加方向禮拜。所以,游人必須要小心,千萬不要穿著鞋子進入這些地方,那是大不敬的。
信德省的手工藝品也非常有名,特別是紡織品、陶器和油漆木制品。手工藝人們繼承了先人們5000多年來代代相傳的藝術(shù)技巧和審美觀。這或許是信德人的服裝是整個巴基斯坦最多樣化、最五彩繽紛的原因所在。信德省中部的男人喜歡戴鮮粉紅色的頭巾,而其他地方的男子則戴一種上面鑲了很多小鏡片的刺繡圓帽,上身著五顏六色的長衫,下面則是“陀地”(寬松筒裙)。最逗的是他們的拖鞋,傳統(tǒng)的刺繡鞋面,鞋身狹長,鞋頭尖而有點夸張地向上翹。婦女喜歡穿紅色的、飄逸的長裙,戴染色鮮艷的頭巾。
惟一有點遺憾的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德省的治安狀況不好。車匪路霸很多,綁架事件也層出不窮。所以,要去感受信德省的魅力時,一定要安全第一。旅游部門會時時提醒你,沒有武裝保鏢的陪同,最好不要開車出卡拉奇。
俾路支。鹤詈蟮倪吔
從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卡拉奇西行幾公里,就進入了這個國家面積最大的省――俾路支省。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的卡拉奇居住了1100多萬人口,而在俾路支34.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僅240余萬。乍聽這數(shù)字的強烈對比,你可能會感到十分詫異。而一旦走進俾 路支的裸山禿嶺,你就會明白為什么許多世紀以來,除了那些吃苦耐勞的游牧部落外,沒有人能夠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生存。
有西方人類學家考證,俾路支省(Baluchistan)的名字來自于其三個主要民族之一的俾路支人(Baluch),另外兩個民族是帕坦人(Pathan)和布拉灰人(Brahuis)。帕坦入主要生活在首府奎達北面和東北面相對肥沃一些的山坡和山谷里。俾路支人和布拉灰人主要生活在從奎達向西、向南,直至阿拉伯海之間的高原和沙漠地區(qū)。
布拉灰人相信他們的祖先是閃米特人(Semite)(但也有專家認為他們的祖先是達羅毗荼人)是在大約4000年前從敘利亞逐漸東遷至此的。因此,布拉灰人認為他們是俾路支的本土居民。這種說法還是有根據(jù)的,對布拉灰語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語言確實同次大陸古代的土著語言有聯(lián)系。而那些土著居民在3500多年前被說梵語的雅利安入侵略者打得七零八落了。
近些年來,人類學家對俾路支省的另外一個也很有特色的民族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它就是莫克蘭人(Makrani),因為他們居住在從卡拉奇延伸到伊朗邊境的莫克蘭海岸(Makran Coast)而得名。以打魚為生的莫克蘭人長得特別像非洲之角的黑人,傳說他們的祖先是埃塞俄比亞的漁民,在一次出海時遇到風暴,被吹到了俾路支省海岸。另外一種說法可能更可信一些,就是說莫克蘭入是幾百年前阿拉伯商人從非洲販至次大陸的黑人奴隸的后代,但這不能解釋為什么他們都集中生活在俾路支。第三種說法是,他們同古印度河文明時期的哈帕拉和莫恩焦達羅人有關(guān)系,而這兩地的人同埃及有著密切的文化和商業(yè)聯(lián)系。
不管這些解釋有多少可信度,莫克蘭海岸無疑有著悠久的歷史。亞歷山大大帝率領(lǐng)他的部分士兵從莫克蘭離開了次大陸,1000年后,穆罕默德?本?卡西姆帶領(lǐng)他的士兵從巴格達經(jīng)莫克蘭進入了信德。當時,卡西姆收到的有關(guān)莫克蘭的偵察報告這樣描寫到:這是一個寸草不生的沙漠,水源稀少,水果也不合阿拉伯人的口味,多盜賊和劫匪。如果軍隊的規(guī)模小,它將被消滅掉;軍隊的規(guī)模大,又將面臨饑餓的威脅……
不過近年來,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俾路支這塊過去以貧瘠聞名的土地正發(fā)生著令人鼓舞的變化。目前,全省有鐵路1600公里,沿海港口有汽輪駛往卡拉奇和波斯灣。每天都有班機從奎達飛往國內(nèi)的重要城市。
地質(zhì)勘探結(jié)果證明,俾路支是個“聚寶盆”,不僅擁有全國最大的天然氣田,煤藏量也很豐富。俾路支還是著名的“大理石之鄉(xiāng)”。所產(chǎn)大理石顏色純正,花紋漂亮,在世界上屬于一流。特別是深綠色的一種,形同玉石,賣價很高。當?shù)厝蓑湴恋匕汛罄硎Q作“上帝賜予巴基斯坦的禮物”。經(jīng)過精心加工的大理石建筑材料和工藝美術(shù)品,已成為巴基斯坦的大宗出口物資,暢銷世界。俾路支南部沿阿拉伯海的海岸線長600多公里,有瓜達爾等不少天然良港。
俾路支,已從沉睡中醒來。
西北邊境。簶屌谂c玫瑰
與旁遮普省、信德省和俾路支省不同,“西北邊境省”(North-West Frontier Province)沒有用這個省最大的民族――帕坦人(Pathan)的名字命名。
這其中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只有“西北邊境”幾個字才能準確地道出它戰(zhàn)略位置的重要性,也讓人一下子就聯(lián)想起那早已湮沒在歷史中的刀光血影。發(fā)生在這里的歷史事件很多,它那光禿禿的山嶺和險要的隘口目睹了亞歷山大大帝、莫臥兒王朝、錫克王朝、大英帝國等一代代征服者的輝煌與衰落。
在西北邊境省,時代和傳統(tǒng)的變化是緩慢的。
正因為如此,西北邊境省在世界上最知名的地方不是其首府白沙瓦(Peshawar),而是開伯爾山口(Khybar Pass)。這個興都庫什山脈的重要隘口,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間最快捷的山間通道。隘口全長40公里,最寬處1.5公里,最狹處只有16米左右,具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
現(xiàn)在再去開伯爾山口,從那強勁的山風狹裹的煙塵中,你還真能感到死亡的肅殺之氣。
NWFP這個名字是1901年確定的。它面積74521平方公里,分為五個行政專區(qū)。據(jù)1998年的人口普查,西北邊境省總?cè)丝诩s1400萬,男女比例為52%和48%,人口密度為187人/平方公里。氣候從北到南,變化顯著,北部的奇特拉爾河谷很冷,而南部的德拉伊斯梅爾汗夏季酷熱。
白沙瓦谷(Vale Of Peshawar)因有喀布爾河(River Kabul)和斯瓦特河(River Swat)河水的滋潤而異常肥沃,是西北邊境省的中心。這里還是古王國伽膩色伽(Gandhara)的中心,古跡很多。白沙瓦以南處于季風雨帶,有矮矮的、光禿禿的石山,和寬廣但滿是沙礫的平原。
西北邊境省的北半部包括大致平行的五條山谷都處于季風雨帶的北部邊緣,所以他們的南段還是相當綠色蔥郁,部分地方有森林覆蓋。這些冰雪覆蓋的山峰和綠色蔥郁的山谷,是世界知名的旅游和遠足勝地。
西北邊境省同阿富汗擁有1100公里的邊界。與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區(qū)(Tribal Areas),幾乎占了西北邊境省面積的一半。這里是在巴基斯坦政府監(jiān)督下,由部落自治的地區(qū)。因為政府無法保證進入這一地區(qū)的人的安全,所以它對外國人不開放。即便是巴基斯坦人,進入部落地區(qū)也須申請許可證。
真正賦予西北邊境省特色的,除了戰(zhàn)爭的印痕,更多地是因為帕坦人的存在。崇武好戰(zhàn)的帕坦人是西北邊境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據(jù)統(tǒng)計,帕坦人有1500萬,分布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廣大地區(qū)。他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部落人。他們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特別的種族,沒有誰能征服他們。的確,包括英國人在內(nèi)的所有征服者最后都敗在了他們手里。
責編:潘天翠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巴基斯坦 風情 巴基斯坦風情錄 巴基斯坦風情與美女 巴基斯坦人土風情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