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帝國 不列顛,距離中國有多遠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中英兩國相距遙遠,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彼此關系似乎若即若離,既彼此熟知,又沒留下太多親密的痕跡 布朗稱兩國關系處于最好時期,而在專家看來,國家間關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1月17日當?shù)貢r間中午12點42分,倫敦希思羅機場。一架自北京飛往倫敦的BA038班機緊急迫降,飛機受損,機上6人受傷。事故影響之一是,英國首相布朗專機前往中國的行程被耽擱了55分鐘。
英國駐華大使館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監(jiān)蘇白瑞(Bret Sutcliffe)告訴記者,“這是他此次訪華唯一與預計行程不符的地方!
其余的一切,都完全吻合主賓雙方的計劃。布朗訪華3天,中英就經濟、教育、氣候和奧運會合作等問題達成9項共識,簽署了近8億美元的合同。布朗表示,“中國的崛起給英國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是機遇!本痛耍h隔亞歐大陸的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完成了一次親密接觸。
拐點處的大國外交
中英雙方均認為:未來兩國在經貿、科技、文化、氣候、環(huán)保、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均潛力巨大。
與“巨大潛力”對應的是,中英關系在香港回歸后一直顯得過于平穩(wěn)而波瀾不驚。
談及中國外交,中美關系總是放在首位的!爸忻纼蓢牡鼐壵蔚匚缓蛻(zhàn)略關系,就決定了沒有其他國家的關系能夠跟中美關系的重要性相比較!庇Z丁漢大學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而英美兩國,更是一直在“特殊關系”中共同進退。
不過,時間似乎到了某個拐點。布朗上臺前即表示將對“英美特殊關系”予以微調。此次來華,他毫不吝嗇地給中國以擁抱,高調表示,對華關系正在成為英國的“繁榮之源”。
原中國駐英國大使馬振崗認為,布朗在任期正是在新的國際關系調整期間,20世紀英國主要和美國歐洲加強關系,21世紀他們需要與發(fā)展中大國加強關系,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兩國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問題上有一定的共同利益,這是訪問的另一個重點。
這些共同政治利益包括:英國不把中國的發(fā)展看成威脅,而看成機遇和繁榮之源;共同發(fā)展是共同利益;維護世界和平,迎接各種恐怖勢力挑戰(zhàn);以及迎接氣候變化,在環(huán)保方面也需要共同合作。
人權外交只是附帶的
布朗訪華,也有媒體唱出不同的調子。英國主流大報之一的《獨立報》發(fā)表文章,題為“我們的首相必須更勇敢”,批評了布朗訪華只談經濟不談人權。報道中,保守黨人士McMillan Scott說,因為人權問題,布朗想阻止津巴布韋的板球隊來英國比賽,可是他卻不肯號召人們抵制北京奧運。
1月18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jié)目為此做了注腳。主播連線向駐北京記者詢問雙方是否談及人權問題,前方記者說,“我們都知道,這不是此次布朗訪華的主要目的。他們更關注經貿問題……我們都知道,生意就是生意!
鄭永年的解釋是:“英國是一個福利國家,經濟好不好決定了民眾的支持度。在外交中,經貿永遠是主角,而人權外交只是附帶的!
與平穩(wěn)的中英外交類似,中英的經貿往來也相當?shù)驼{。布朗此行與中國簽署了近8億美元的合同,看起來似乎無法與不久前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訪華時拿下的200億歐元大單相比,都買不下3架A380。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并不太看重其中的差異,“中德間主要是制造業(yè)合作,中法在政治合作上比較突出。英國主要是投資、金融合作,這種合作不那么張揚,看不見、摸不著。”
鄭永年也不同意只看到數(shù)量,“英國國內基本沒有什么制造業(yè),強項是金融、教育、環(huán)保和服務業(yè)。中國到法、德可以采購,到英國采購什么呢?8億的訂單,內涵是不一樣的,是服務方面的東西。英國更注意管理經驗、教育的合作,這對中國是很重要的!
原中國駐英國大使馬振崗向記者指出中英經濟聯(lián)系的另一面,“英國的對華投資在歐盟里一直是最多的――在中國的項目大概有5800多項,實際投入超過150億美元!倍,兩國的教育合作也發(fā)展迅速!霸谖1997年當大使的時候,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只有7000人!备鶕v華使館提供的信息,在英國的中國學生已經超過6萬,其中自費留學者每人每年貢獻給英國教育業(yè)的學費就接近1萬英鎊。
政府高調,民間多元
在出訪中國之前的預熱活動中,布朗邀請了在英的中國球員鄭智和董方卓做客喝下午茶。布朗甚至帶領內閣成員集體閱讀中共十七大報告,并高度贊賞中共的“科學發(fā)展觀”和“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等執(zhí)政理念。
然而,在1月18日布朗抵達北京當天,英國的民眾似乎并不怎么看重這場元首外交。
BBC、第四頻道(Channel4)等電視新聞的頭條均是希斯羅機場的飛機迫降事故,其后則還有圣誕節(jié)后英國零售業(yè)消費市場不景氣、國內燃氣費用將再度上漲等,布朗訪華的新聞排在這些事件之后。
久居英國的學者鄭永年介紹說,“英國人是理性、務實的,只有在涉及經貿利益的時候才向外,否則它作為一個島國,經常是只向內看的!
當布朗把中國看成是英國“繁榮之源”時,也有網民對這樣的樂觀表示并不感冒。BBC網站上的一位網友就不認為中國發(fā)展將給英國帶來成千上萬工作崗位,“分明是中國的廉價產品讓英國人丟掉了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
另一位網友則說,“看看英國給中國提供的東西吧:銀行業(yè)、金融服務、奢侈品、環(huán)境科技,這怎么可能給普通英國人帶來好處?這不過使那些富人更富罷了!
對這些,英國《衛(wèi)報》駐華記者華衷并不以為奇怪,認為這些恰恰說明了西方的多元和西方人對中國的不同認識。他自己來到中國以后,看到的中國跟想像中有很多不同:“比想像中的更開放,更有活力,人們更有幽默感,但貧富差距比預料中更大,環(huán)境問題也更嚴重……”
從最好到更好
“英中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辈祭适紫嘣谠L華前表示。
至于這個“最好時期”在將來會走向更好,還是倒退?鄭永年認為,這有待非常時期的考驗!氨热缯f,若國內發(fā)生較大的政治風波,或臺海之間爆發(fā)沖突,中英關系將會如何?”
不過目前看來,布朗基本延續(xù)了布萊爾的對華政策。馮仲平認為,布朗說“中國的發(fā)展對英國是一個機會”,這種論點是本次布朗訪華最大的收獲。這對世界有其政治意義。另外,英國人敞開懷抱,迎接全球化挑戰(zhàn)。這個態(tài)度非常鮮明,值得信任。
布朗走了,留下兩國關系發(fā)展的更廣闊前景。英國駐華大使館新聞及公共事務副總監(jiān)蘇白瑞告訴記者,“這次簽訂了許多協(xié)議,使館將繼續(xù)實施,推進這些協(xié)議,”“這次首相和溫家寶總理給了一個大的任務,就是到2010年雙方的貿易額要大大增加!
。1月24日《南方周末》,作者為該報特約撰稿)
相關熱詞搜索:不列顛 中國 有多遠 不列顛,距離中國有多遠 中國南北距離 中國東西距離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