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黨報新聞評論的創(chuàng)新] 2018新聞評論范文 最新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評論是黨報的靈魂和旗幟,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工作、引導輿論的重要手段,是黨報直接影響社會輿論的最權威、最有力的宣傳形式,既反映著黨報新聞工作者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的深度,也體現(xiàn)著黨報同受眾及社會聯(lián)系的程度,最敏感、最直接地反映出整張報紙的水平。因此,在黨報肩負的有力引導輿論重任中,新聞評論承擔著一種特殊責任,必須擺到辦報的重中之重位置,堅持創(chuàng)新,做強做優(yōu)。
一、創(chuàng)新黨報新聞評論寫作理念
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以其即時性使信息的獲取更為快捷有效。人們在從信息匱乏進入信息過剩的同時,也驚奇地發(fā)現(xiàn)受眾因為新聞采訪相同、內容相同、表現(xiàn)手法相同,而質疑電子媒體的低質量重復問題,其優(yōu)勢也正隨著新聞個性的喪失而弱化。人們逐漸地不僅需要了解新的事件、新的問題、新的經(jīng)驗,更需要了解新的觀點、新的思想、新的視角;不僅需要“知道”新聞,更需要解讀新聞;不僅需要知道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更需要知道政府或者大多數(shù)人的立場、態(tài)度。在這種情況下,黨報新聞評論以其權威性、公正性、獨創(chuàng)性而彰顯出其獨特的個性和魅力。受眾的理性化思考需求在黨報新聞評論中找到了新的興奮點,黨報新聞評論自然也成了紙質媒體在新一輪媒體競爭中能夠生存發(fā)展并最終脫穎而出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徑之一。由此,黨報新聞評論的創(chuàng)新,也就成為時代發(fā)展和媒體競爭的必然要求。
從黨報自身的發(fā)展要求看,新聞評論的創(chuàng)新也是必然趨勢。黨報評論就其功能而言,一是傳播政策導向。黨報新聞評論,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代表黨和政府撰文發(fā)表的,特別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需要盡快表明黨和政府態(tài)度,新聞評論以直截了當?shù)姆绞较蛉嗣駛鬟f黨和政府的政策信息,比如各級黨報的“社論”;二是表達黨報自身立場。新聞評論往往直接代表黨報發(fā)言,以表明對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社會問題的態(tài)度,發(fā)表見解和議論,以引導社會輿論,吸引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比如各級黨報的“本報評論員”文章;三是反映公眾信息。關注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反映人民的愿望、心聲,是黨報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很多時候社會問題的解決有難易之分,公眾的意見也有對錯之別,新聞評論也必須作出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正確看法,以甄別是非、釋疑解惑,引導公眾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從而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氛圍,比如各級黨報的“時評”類新聞評論欄目。功能的重要性和位置的特殊性都要求黨報新聞評論必須樹立創(chuàng)新理念,其整體要求就是:鮮明、生動、有力、可讀、可信、可用。要引導而不訓導,莊重而不呆板,深刻而不深奧,易懂而不淺陋,犀利而不尖刻,平和而不平淡。從而立足時代,把握大局,貼近觀眾,析事明理,闡明觀點,引導輿論,以凸顯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指導性,增強吸引力和影響力。
二、創(chuàng)新黨報新聞評論寫作方式
正因為黨報新聞評論既有形式的多樣性,也有內容的復雜性,既有立場的政治性,也有觀點的科學性,既有新聞的時效性,又有理論的深刻性。因而,創(chuàng)新黨報新聞評論便往往成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而要持之以恒地保持一貫的風格則更為不易。在辦報實踐中,或因力求準確而原文照抄,或因避免差錯而老話連篇,或因強調一點而不及其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整體感覺是可讀性差、針對性弱。那么,黨報新聞評論寫作怎樣才能創(chuàng)新?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四點:觀點鮮明,具有強烈的政治性;有的放矢,具有顯著的新聞性;面向觀眾,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實事求是,具有嚴格的科學性。而要達到新聞評論的創(chuàng)新要求,則必須要采訪創(chuàng)新、選題創(chuàng)新、寫法創(chuàng)新。
采訪要創(chuàng)新。我們長期以來有一個認識誤區(qū),總認為新聞報道需要采訪,而新聞評論不必如此,只要坐在家里苦思冥想、閉門造車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新聞評論寫作是融采訪、寫作、編輯于一爐的綜合性表現(xiàn)手段。辦報實踐表明,目前在黨報上最為常見的依托新聞報道配發(fā)的評論,傳播效果一般都不錯。個中原因,是在采訪過程中真正吃透了“上情”和“下情”,真正掌握了基層的實際、群眾的呼聲和現(xiàn)實的問題,寫出的評論才能言之有物、針對性強;真正實現(xiàn)了與群眾的交流和溝通,了解群眾心中真正所思所想而非撰寫者的所思所想,寫出的評論才能論點鮮明、邏輯性強;真正體驗到新聞發(fā)生地的社會背景、風土人情,寫出的評論才能鮮活生動、可讀性強。因此,要鼓勵采寫新聞報道的記者自己動手配評論,因為記者在現(xiàn)場深入采訪,對有關的人或事最了解,最有真情實感,也最有發(fā)言權,只要留心觀察、縝密思考,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蘊含豐富的思想積累,寫出的評論便會凝煉有力、高人一籌。同時,要鼓勵專職從事評論工作的同志,深入基層、深入實踐、深入群眾,豐富實踐經(jīng)驗,升華思想認識,寫出的評論才會切中時弊、抓住要害。
選題要創(chuàng)新。新聞評論的成敗關鍵在于選題,成功的選題往往是評論成功的一半。撰寫評論的目的,就是為了了解實際工作中客觀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就是為了解決廣大群眾心中的疑難、困惑性的問題。而新聞評論選題本身的確定是否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否能夠抓住問題的實質,將直接決定著新聞評論的質量和價值,更何況隨之行文過程中的謀篇布局、造詞遣句也必須依據(jù)選題的確定才能有所依托,不能提出問題便不能解決問題亦是顯然的道理。
而實踐證明,成功的選題總是吃透上下“兩頭”、體現(xiàn)“兩風”“兩情”的選題。上,就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中央的重大戰(zhàn)略、重要部署、中心工作。因為,新聞評論是黨報的旗幟,是體現(xiàn)黨報引導輿論的重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大局意識、導向意識、責任意識,及時發(fā)現(xiàn)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去研究、分析、解決問題,看得準才能握得住,看得準才能寫得深;下,就是群眾的思想、意見和呼聲。因為,新聞評論是吸引讀者“眼球”的亮點,體現(xiàn)的是黨報關注的重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把群眾的要求當作第一信號,從實際工作中找選題,從現(xiàn)實生活中找選題,從群眾關心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找選題,找得準才有針對性,找得準才有可讀性。上下結合,就是找到群眾關注的而又難以解決的,黨和政府關心的而又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選題,這樣的創(chuàng)新選題,自然容易成為既“叫好”又“叫座”的優(yōu)秀新聞評論。
寫法要創(chuàng)新。寫法創(chuàng)新,就是著力解決評論的可讀性問題。如今的信息時代,要在不同層次、年齡、職業(yè)、喜好的讀者群眾中完成新聞傳播的過程,新聞評論的形式必須更加豐富多彩,新聞評論的技法必須更加新穎靈巧,新聞評論的語言必須更加簡潔美感。要寫好優(yōu)秀評論,必須要聯(lián)系實際,以理服人;以小見大,由淺入深;言簡意賅,意味深長;言之有物,讀之有益;改進文風,創(chuàng)新寫作;要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欲言。
為此,作者一定要敢于在謀篇布局、語言、結構等方面著力創(chuàng)新,要力求出新思想、新語言,摒棄套話、官腔,要善于使用來源于生活本身的“鮮活”語言,吸收人們創(chuàng)新的極富表現(xiàn)力及個性的語言,采取廣大讀者喜愛樂見的形式,展現(xiàn)人民群眾各種先進思想。在謀篇布局上,則應靈活機動,在客觀辨證的基礎上把評論信息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使評論在現(xiàn)實方面有針對性、服務性;在種類上有開創(chuàng)性、多樣性;在結構上有層次性、復合性等等。同時,評論寫作要層層遞進,剖析問題;要針砭時弊,解決問題。
三、 創(chuàng)新黨報新聞評論隊伍素養(yǎng)
新聞評論的質量高不高,關鍵取決于評論撰寫隊伍的素質如何。出色的新聞評論工作者,應是一個“多面手”和“雜家”,更應是一名出色的社會觀察家和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
具備政治家的眼光。新聞評論往往代表編輯部甚至同級黨委聲音。新聞評論肩負著闡明黨的方針路線和基本政策,分析實際工作形勢,有力引導輿論的重任。所以新聞評論作者,首先要具備政治家的眼光,要增強政治敏感和新聞敏感,培養(yǎng)大家風范。要開闊視野,總攬全局,及時抓住黨和政府高度關注、廣大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主題,響亮發(fā)出媒體的聲音。
具備理論家的頭腦。
政治上的敏銳與理論上的功底深厚是分不開的。只有增強理論修養(yǎng),新聞評論才能透過復雜多變的事物現(xiàn)象看到本質,才能用正確的世界觀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有效、有力地引導輿論。評論作者要做到客觀、全面、深入,要能夠深刻、厚重、生動,就必須摒棄主觀、片面、膚淺,避免抽象、死板、局限,更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以提高評論質量。
具備雜家的能力。新聞評論的針對性需要增強新聞敏感和研究問題的能力;深刻性及論據(jù)需要豐富的典故運用和歷史知識;論證需要邏輯推理知識;可讀性需要巧妙的構思和文學功底。總之,思想的升華,文采的多姿,理性的深刻,才會使評論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具備新聞行家的本領。新聞評論貴在及時,往往對社會上發(fā)生的事件、問題作出快速反應。沒有把握大局、敏銳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本領,沒有“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的真功夫、硬功夫,不具備看新聞一眼到底的職業(yè)素質,就寫不出優(yōu)秀的新聞評論來。寫作技巧高,表現(xiàn)在立論新,表現(xiàn)在論證、論據(jù)方面充分有力,深刻到位。
黨報新聞評論的創(chuàng)新,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歸根結底,還是要在求真、求精、求新上動足腦筋、做足文章。“求真”,就是要聯(lián)系實際,結合實際,問題抓得準,道理講得明,不可言之無物,要有真情實感,緊貼黨和政府要解決的問題,聚焦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扒缶保淳返囊笕懽,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要做到思想深邃、文風犀利、切中時弊、讀之有味!扒笮隆,關鍵是要“三貼近”“三深入”,善于吸收新時代人民群眾豐富生動的思想和語言,同時也要了解和運用信息時代的新事物、新語言,使文章與時代、與讀者同頻共振、鮮明生動,從而增強新聞評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ㄗ髡呤前不杖請髨髽I(yè)集團總編輯)
相關熱詞搜索:黨報 創(chuàng)新 評論 論黨報新聞評論的創(chuàng)新 黨報新聞評論的責任和擔當 關于責任與擔當?shù)母邢?/a>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