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 [賈誼:奇才從政為啥終無大用]
發(fā)布時間:2020-03-0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有見識還要能變通,能與人合作,能克服自己的弱點,凡此種種,既是賈誼的教訓(xùn),也值得現(xiàn)代才子們重視。 33歲就郁悶而死 賈誼活躍于漢文帝執(zhí)政時期,是古今公認的奇才。他的辭賦文章一直為后人所稱道,《過秦論》影響尤大。他關(guān)于治國理政的主張也多有獨到之處,漢文帝愛其才,卻少用其言。即使如此,他仍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反復(fù)向目標沖刺,次次不果而終。在《資治通鑒》記敘的人物中,類似賈誼這樣的人并不多見。
公元前200年,賈誼生于洛陽,從小博覽群書,18歲就小有名氣。他之所以能夠嶄露頭角走進政壇,是因為吳公的推薦。吳公時任河南郡守,因干部考核名列天下第一,由此升遷為中央政府的廷尉。賈誼從洛陽來到首都后,當(dāng)了博士,工資600石。漢文帝欣賞賈誼,僅一年時間,就讓賈誼五級連跳,當(dāng)上了太中大夫,工資也升到1000石。文帝曾想提拔他擔(dān)任公卿之職,但遭遇大臣的強烈反對。此后不久,賈誼就離開了京城,先后擔(dān)任長沙王、梁懷王太傅,33歲郁郁而死,那一年是公元前168年。
年輕有為卻無大為,奇才可用終無大用,賈誼的命運曾讓歷代知識分子嘆息不止,且多有不平之論。那么,他真的是懷才不遇嗎?
下崗只因不懂變通
賈誼特別強調(diào)要汲取秦王朝不施仁政、二世而亡的教訓(xùn),并對文帝實行的自由鑄錢政策提出異議,對封淮南王的4個兒子為侯持反對意見。對于賈誼的這些主張,漢文帝采納了一些意見。比如重農(nóng)問題,就很對文帝的胃口,還有弱藩問題,也肯定說到了文帝的心坎上。賈誼的其他建議,文帝并未采納。文帝尊奉黃老,推行無為而治、與民休養(yǎng)生息策略,走的是一條富民安國的道路。他和他的兒子景帝創(chuàng)立的“文景之治”,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文帝的治國理念,賈誼不可能看不出來,但這個人比較執(zhí)著,立場堅定但不懂變通,老是說自己那一套,絮絮叨叨,沒完沒了。如果換了文帝老爹劉邦,早就要罵娘了。如果不是賈誼,哪怕?lián)Q個笨人,也許會揣摩一下上頭的意思,辨別一下風(fēng)向,換一套讓領(lǐng)導(dǎo)悅耳的說辭,F(xiàn)代社會,這種人多如牛毛,大都混得相當(dāng)滋潤。但賈誼不,他只按自己的步調(diào)行進。最后,文帝下決心把賈誼調(diào)離京城,讓他去當(dāng)長沙王的太傅。
智商很高情商不足
21歲的小博士情商不足,人脈不旺,在顯露鋒芒的同時,也惡化了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
文帝執(zhí)政時期,距離劉邦建國不足30年,經(jīng)過多年戰(zhàn)亂,天下還沒有真正安定。針對這種情況,文帝采用無為而治的策略,為政寬松,與人為善,培植敦厚風(fēng)氣,大幅度地減輕百姓負擔(dān),收到了明顯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文帝劉恒原本在代地為王,在呂氏專權(quán)的8年里,也曾膽戰(zhàn)心驚地打發(fā)日子。呂后死后,大臣們滅掉了呂氏家族,劉恒才得以稱帝。文帝知道,沒有臣子的幫助,就沒有自己的幸福生活,所以,他對大臣們比較謙和。比如,將軍薄昭犯了死罪,文帝想讓他自行了斷,他不肯,文帝只好讓群臣穿上孝服,到這個人家里哭喪,這才解決了問題。
賈誼對這些情況顯然知之不多,似乎也沒有把生存環(huán)境當(dāng)回事。他為人處事存在缺陷,不會修復(fù)人際關(guān)系。這也難怪,這時候的賈誼剛滿21歲,血氣方剛,銳氣十足,再加上有滿肚子學(xué)問墊底,有理由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在朝中每論一事,他不考慮別人的意見,也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只管自說自話。在一個關(guān)系復(fù)雜、矛盾聚集的環(huán)境里,這種作法相當(dāng)危險。
鮮花多刺無人摘
《資治通鑒》記載的三個情節(jié),足以說明賈誼的處境和為人。
一個是一年連升五級問題。賈誼本是個平頭百姓,沒有功勞,沒有靠山,只憑提了幾條建議,就超常升遷,肯定會招致嫉妒。
二是議政問題。文帝有時下詔讓大家討論,賈誼獨霸了話語權(quán),別人特別是一些老同志沒有說話機會,不能說話就意味著你是個白丁,是可有可無的窩囊廢,這是任何人都受不了的事情。
三是任公卿之職問題。這件事應(yīng)該發(fā)生在賈誼入朝的第三年,文帝親自提議,讓賈誼擔(dān)任公卿。漢代實行的是三公九卿官僚制度,三公抓總,直接向皇帝負責(zé),九卿各自負責(zé)一方政務(wù),位高權(quán)重。大臣們特別指出賈誼是洛陽人,洛陽出過很多名人,如蘇秦等等,這些人大都有文化,能說會道,但名聲不太好,因此就有了地域歧視。另一個要點是擅權(quán)亂政。大臣們意思是,你賈誼來的時間不長,話說的實在太多,皇上只用了幾句,其余的話不是亂政是什么?文帝看得出來,這個賈誼人緣太差,對立面過大,繼續(xù)在朝為官會有麻煩。
賈誼未能留在中央,回到地方后,他不改初衷,屢屢上書言事,但屢遭重創(chuàng),滋生了無限傷感。
在擔(dān)任長沙王和梁懷王太傅的日子里,賈誼依然把目光盯著京城,文帝每有政令頒布,他總是積極回應(yīng),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有時,他甚至措詞尖銳,對文帝提出批評。有一次,文帝特意把他召至京城。賈誼很高興,以為重返朝廷的日子已經(jīng)到來。但文帝并沒有這個意思,只是問問鬼神的事情,文帝并不想再度起用賈誼,賈誼也心知肚明,可他真的很不甘心,他情緒低落,傷感無限,過湘江時,他專門吊祭了屈原,寫下《吊屈原賦》,在另一篇題為《鵬鳥賦》的辭作中,他甚至產(chǎn)生了遁世念頭。直到去世的前一年,他還上疏文帝,提出削弱諸侯的策略措施。
賈誼確有奇才,文名傳世;他也確有弱點,敏感憂憤,他的死就是憂憤積聚所致。至于說懷才不遇,也很不確切。文帝重用過他,把他調(diào)至外地,且一直沒有再度起用,也多有無奈。有見識還要能變通,能與人合作,能克服自己的弱點,凡此種種,既是賈誼的教訓(xùn),也值得現(xiàn)代才子們重視。
。〒(jù)《人物周報》)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從政 奇才 為啥 賈誼:奇才從政為啥終無大用 賈誼奇才從政為啥終無大用 賈誼才調(diào)與楚風(fēng)侵染pdf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