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又止_關于布朗:《布萊爾歲月》欲言又止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在被問及對坎貝爾日記出版的看法時,布朗答道,“不會有時間來閱讀這么厚的一本書”,而且“繁重的工作比流言更加重要”。他還表示,“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2007年6月27日,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正式辭職,就在其下臺后數(shù)日,曾長期輔佐他的阿拉斯泰爾?坎貝爾就宣布將出版其政治日記《布萊爾歲月》,一時間成為英國大小媒體報道的熱門新聞,而書中對現(xiàn)任首相布朗及其與布萊爾的關系的描述,更是被關注的焦點。
關于伊拉克戰(zhàn)爭
及布朗的記錄被回避
《布萊爾歲月》之所以受到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源于其作者坎貝爾的政治背景。他是前首相布萊爾的公共關系主管、政府形象與工黨政策的“包裝專家”,曾被看作是“真正的副首相”。從1994年到2003年,在長達九年的時間里,作為布萊爾“政治秀”的導演者和重要智囊,他扶持布萊爾上臺,策劃首相的公共形象,掌控英國政府內政外交的宣傳渠道,一度成為英國政壇的強勢人物。伊拉克戰(zhàn)爭后,布萊爾在國內接連遭遇政治危機,損兵折將,坎貝爾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6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公開點名坎貝爾參與政府在伊拉克情報上的“造假”行為,被牽涉其中的武器專家凱利在接受調查時突然自殺,“情報門”事件愈演愈烈。8月29日,坎貝爾被迫辭職,據(jù)稱是“英國近代政治史上最行之有效的首相與助理關系”宣告結束。事隔近四年之后,2007年7月,坎貝爾正式出版了長達700余頁的政治日記――《布萊爾歲月》,并因此而再度成為英國大小媒體的焦點人物。
除了作者身份特殊、內容內幕性強外,出書的時機更增加了人們對書中內容的興趣。一方面,對一個飽受爭議的首相,人們很希望看到他的前助手會在其下臺后予以怎樣的評述,太多關于布萊爾的傳聞需要得到證實;另一方面,英國已經(jīng)迎來了布朗時代,新首相與布萊爾的不和與爭斗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而且他與布萊爾似乎有很大的不同――為人謹慎、低調,不善甚至排斥政治作秀,對多數(shù)人而言,他無異于神秘人物。因此,對新首相的關注和對“兩布”關系歷史的獵奇,自然使這本日記格外引人關注。
1994年到2003年,同樣也是布朗政治生命中重要的九年,這期間,他扮演了多個與布萊爾關系密切的角色:角逐工黨領袖的競爭對手、新工黨的另一奠基人、主掌英國經(jīng)濟的財政大臣以及挑戰(zhàn)布萊爾地位的“候任首相”。因此,對《布萊爾歲月》而言,戈登?布朗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當時擔任要職的坎貝爾也應當有很多可以敘述的故事。但是,人們的愿望只是被有限地滿足了,根據(jù)坎貝爾個人所言,為了避免給工黨的對手保守黨以攻擊的口實,亦為了遵守“公務員保密法”,《布萊爾歲月》只公布了其日記全部內容的15%,其中大量關于伊拉克戰(zhàn)爭以及布朗的記錄被回避了。
“廁所事件”后,兩人掰了
布朗與布萊爾的關系問題,曾被稱做是“英國政府里最難解的謎之一”。布朗進入議會時也只有32歲,他天資聰穎,而且閱歷豐富。他是一名牧師的兒子,受父親的影響,很早就把從政作為自己的使命。在愛丁堡大學,只有21歲的他就成為學校的學生校長。與布萊爾不同的是,他在工黨內根基深厚,來自工黨中最大的實力派――蘇格蘭工黨集團,曾長期擔任蘇格蘭工黨主席,在蘇格蘭工黨執(zhí)行委員會工作。1976年起,他成為議員候選人,1983年進入威斯敏斯特大廳,成為一名令人矚目的政治新星。
同年,剛剛加入議會的布萊爾與布朗相識了。從一開始,這兩位最年輕的工黨議員就因為彼此欣賞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在議會中曾共用一間辦公室,對工黨的未來都有著自己的設想,是工黨“現(xiàn)代派”的代表。二人都是被當時黨的領袖金諾克看好的接班人人選,在這場領袖競賽的長跑中,資力深厚的布朗曾長時間領先于布萊爾,早在1988年的影子內閣選舉中,布朗名列首位,布萊爾則排名第九。1992年初,二人同為工黨最高領導小組――“國家執(zhí)行委員會”正式成員。
上述歷史并不在坎貝爾日記敘述之列。1994年,當工黨領袖約翰?史密斯突然病逝的時候,布朗與布萊爾進行了第一次政治對決。布朗當時是影子財政大臣,論資歷,講實力,看才能,都是最有希望的繼承者,但僅任影子內閣大臣的布萊爾捷足先登。這成了二人關系的重大轉折點,《布萊爾歲月》也就是從這里開始講述的。
1994年5月,這兩個最熱門的繼任人選在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個朋友家做客,討論誰應該接替黨領袖。“布萊爾認為他應該接任,因為這樣有利于工黨在大選中獲勝,但是布朗卻不這么認為。過了一會兒,布朗去上廁所。幾分鐘過去了,布萊爾還在擺弄他的大拇指,甚至猜想布朗是不是生氣離開了。隨后,電話鈴響了。布萊爾沒有接電話,留言機啟動,只聽見布朗喊道:‘托尼,我是戈登。我被鎖在廁所里了’。布萊爾和朋友大笑了一場。布萊爾上樓在廁所外面開玩笑說:‘你要不同意讓我接任,就別想從廁所里出來’。后來,兩人在倫敦的一家餐廳里達成交易,布朗做出讓步,讓布萊爾競選工黨領袖。”
布萊爾權位的長期挑戰(zhàn)者
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書中透露了一幕幕布朗與布萊爾的不和與矛盾。1997年,工黨首度擊敗保守黨贏得大選,但就在當晚,二人就在內閣組成上產(chǎn)生了分歧。布朗不喜歡布萊爾的親信彼得?曼德爾森和阿蘭?米爾本,為此雙方發(fā)生了“激烈爭執(zhí)”。此后不久,布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宣布:排除工黨首屆任期內加入歐元匯率機制的可能。據(jù)坎貝爾的描述,當天晚上10點,看到這則消息的布萊爾驚訝地給布朗的秘書查理打電話:“怎么回事?我們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呢!”查理說:“啊……這不是你們期望的決定么?”布萊爾說:“不!不是這樣!”坎貝爾還表示,布萊爾早就感受到了布朗挑戰(zhàn)的壓力。早在六年前的2001年12月的一次宴會上,“布萊爾警告布朗說,他仍然認為布朗是接替自己的最好人選,但如果他感到自己是被迫下臺,將不會支持布朗成為下任首相”。2002年4月,布萊爾對坎貝爾說,他擔心部長們轉而投誠布朗,因為“我們代表現(xiàn)在,布朗則代表未來”。
布朗回應:《布萊爾歲月》
只是過去的一章
今年5月,布朗在接受美國《時代》周刊采訪時,曾這樣談及與布萊爾的關系:“每一種政治關系都會經(jīng)歷起起落落”,“這是一種相當獨特的政治伙伴關系”。最近,在被問及對坎貝爾日記出版的看法時,布朗答道,“不會有時間來閱讀這么厚的一本書”,而且“繁重的工作比流言更加重要”。他還表示,“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的確,對于布朗而言,推動教育與醫(yī)療改革、增加廉價住房、提高國內反恐能力,以及發(fā)展與美國和歐洲的關系,關注非洲問題,改善全球氣候變暖,應對全球經(jīng)濟與安全挑戰(zhàn)等才是他當前的工作重點。
政治權力的角逐已經(jīng)告一段落,新的任務是改善工黨政府形象,在未來議會大選中,率領工黨四次連任,布朗需要贏得真正屬于自己的勝利。當前,他最大的困境在于,一方面,由于布萊爾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上的表現(xiàn)和執(zhí)政時間過長,工黨的民意支持率嚴重下降,布朗需要在執(zhí)政風格和政策選擇上表現(xiàn)出與布萊爾的不同;另一方面,從英國的國家利益及所處的內外環(huán)境而言,布朗對布萊爾政策的修正空間并不是很大,而且作為“新工黨”的締造者之一,在內外政策理念上,布朗與布萊爾并沒有很大不同。有人用英國的諺語分析稱,“他們是不同的人,但他們不是粉筆和干酪”。意思是,他們并不是看著很像但本質迥異的兩類人,可以說,他們更多是看起來不同,但實際的差別并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大。鑒于此,布朗既要給人不同的印象,又會保持相當大的政策延續(xù)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布朗不愿過多談及與布萊爾的關系,但讓人們保持對“二布矛盾”的印象也不無益處。坎貝爾日記出版,再度引起了人們對工黨“包裝文化”對輿論導向及英國政治影響力的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布萊爾 布朗 欲言又止 關于布朗:《布萊爾歲月》欲言又止 欲言又止手機鈴聲 欲言又止王浩信下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