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wèi)私生活_泰國國王為什么姓鄭
發(fā)布時間:2020-04-05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歷史都是由雜碎組成,只不過,所有的雜碎經史家之筆,全都變成了正史---一個公共舞臺史,一部男性統(tǒng)治史,而人類個體所賴以生存的"私人空間"卻因為"不登大雅"而被忽略,被掩蓋,被抹殺了。
就我們所知,"私人生活"這一概念形成于19世紀的歐洲。"私人"相對于"公共",趨于日常,富于偶然。這是一個免除干擾,自省、隱蔽的領地。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扔掉他在公共空間冒險時必備的武器和防范工具,可以放松,可以隨意,可以身著"寬松的便服",脫去在外面確保安全的那層招搖的硬殼。這個地方很隨意,不拘禮節(jié)。這也是個秘密場所。人們擁有的最為珍貴的東西,被置放在最貼身的私人生活領地,只屬于自己,與他人毫無關系,禁止泄露、炫耀,因為這與榮耀所要求的在公眾場合的所謂面子格格不入。
然而,因為私人生活總發(fā)生在深墻內院,關著門,上著鎖,自然也就有其封閉性。世界著名歷史學家喬治?杜比指出,19世紀的資產階級竭盡全力想捍衛(wèi)這堵"墻"的完整性,遮蔽墻里的一切。但這堵墻內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生活,最真實的自我,有不見刀光的爭斗,有不可言說的離合,個人與個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因為各種利益和需要交錯成一張復雜的社會關系網。如何穿透這堵有形無形的高墻,真正進入私人生活的空間,并勾勒出其歷史的真實面貌?如何在其變化中確定歲月所覆蓋的現(xiàn)實?如何既準確無誤地抓住主題,同時又不迷失方向,避免陷入純粹個人的私密生活迷宮,而失去對歷史精神和文化內涵的把握呢?
面對這一個個疑問和難題,歷史學家和文化學家通過對日常生活的忠實描述,致力還原出一部《私人生活史》。這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的最終成果,共有包括法國、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的72位著名史學家參與,是"由一流的學者為那些想要了解早期時代人們生活與行為方式的讀者編寫的"歷史巨著。
這本書從微觀歷史的角度,以歷史年代為時間縱軸,全面書寫從早期羅馬帝國到20世紀晚期1000多年間個人的私密生活史---圍墻中男人的權力與女人的權力、老人的權力與青年的權力、主人的權力與仆從的權力,小到家庭爭吵,大到王室血案---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基本方面,小到住宅、臥室和床榻,大到家庭生活、家居環(huán)境、交友空間、宗教信仰以及生育、教育、死亡等。
神游歷史,穿越時空。從盧瓦河的城堡到蒙馬特高地的廣場,從帝國鼎盛時期的羅馬到希特勒統(tǒng)治下的柏林,從古希臘諸神的游戲到爵士樂手叛逆的鼓點……走進文字書寫的歷史,市井街巷,深閨內幃,宮廷豪宅,尋常人家,只要你用心去看,去發(fā)現(xiàn),就會有別樣的感受,就會有意外的收獲---宮墻內的沉重,美麗下的丑陋,炮火后的悲愴,輝煌中的黑暗。
我們參觀名勝古跡、游歷名山大川,如果不是借助文字影像,很難想象當時居民的模樣,想象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的室內活動,以及他們親密相處或相互保持距離的情狀。因為快速的變化往往使我們感到迷惘。在住所和工作場所之間,私人社交這片中間區(qū)域正在日益萎縮。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正在摧毀私人生活的最后屏障,同時,又在不斷加強國家的控制手段。如果不小心看管,也許我們很快就會淪為恐怖巨大的數(shù)據(jù)庫中的一個數(shù)字。
數(shù)字化生存為人類帶來新的福祉,可能也會帶來每個人在數(shù)字面前毫無遮蔽地裸露。在感謝歷史學家滿足我們無限好奇和隱私窺探欲望之后,我們似乎更加需要那堵保衛(wèi)隱私的高墻了。
《私人生活史》
(法)菲利浦?阿利埃斯 喬治?杜比 主編 李群等譯
三環(huán)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2007年3月出版
相關熱詞搜索:私生活 保衛(wèi) 保衛(wèi)私生活 保衛(wèi) 保衛(wèi)蘿卜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