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明星改籍背后的憂思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電影《建國大業(yè)》,主演名單排出來,一長串的外籍人士,再不濟,也是香港身份。這些外籍人士,不是白皮膚藍眼睛的洋人,原本地道的本土大陸人士,成名了之后,改了國籍。影視界知名人士改國籍,在業(yè)內(nèi),是個時髦的故事。這個故事還不僅在影視界流行,其他行業(yè)也如此。企業(yè)界,凡是知名人士,多金之士,差不多都有外國國籍,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再不濟也是香港人,或者擁有美國的綠卡。當然,跟影視界一樣,這些人都是大陸本土人士,曾經(jīng)是我們的同學、同鄉(xiāng),小時候一塊和泥來著。官場的情況要稍好點,畢竟,拿了外國國籍無法再做中國的官,但是有門路的官員,孩子老婆都送出去了,即使在國內(nèi),國籍也變了。人稱這叫裸體做官。眼下,隨著海歸回來的日見其多,學者中的外籍華人也多了起來,其中有些是拿綠卡的。
很有意思的是,這些外籍華人,換了頭面,卻還在中國大陸發(fā)展,沒有幾個真正出去的。我問過若干這樣的外籍人士,為什么不干脆出去生活。他們回答說,在中國好掙錢。
可是,好掙錢的中國,國籍卻不受他們待見。非得想法換了不可,哪怕?lián)Q成小國泰國、新加坡的,也要換。
上面說的這些人,無疑都是中國的精英。精英們都改頭換面,套用一句小沈陽的話:為什么呢?如果說,當初中國貧弱之時,還好理解,人往高處走嘛?墒乾F(xiàn)在,中國據(jù)說已經(jīng)富起來了。歐美和日本,機場上都有中文提示了。實際上我們提到的這些精英,其生活狀況已經(jīng)跟歐美發(fā)達國家的上流社會,相差無幾了。為什么還要非改國籍不可呢?
說起來,原因也簡單。首先是中國的護照在國際上很受歧視。免簽的國家很少,到哪個國家,簽證都很困難,即使簽下來,條件也很苛刻。到了外國,人家防你就跟防賊似的。如果有個外國護照在身,別的不說,出去就方便多了。其次,有個外籍身份,哪怕僅僅是香港人身份,在國內(nèi)謀生,會有許多便宜。投資辦廠是外資或者合資企業(yè),享受優(yōu)惠不說,還可以免受許多滋擾。有張外國皮,就多一層保護。就跟晚清民國的時候,中國企業(yè)要掛外國旗一樣。即使是學者,有張美國綠卡,言論的尺度也就寬了許多。
不過,精英改換頭面的深層原因,實際上是出于某種憂慮,可以說是一種對中國國家前途的憂慮。無可諱言,這些精英都是成功人士,過著安逸的生活。他們的成功基本上都是在中國實現(xiàn)的,按道理,他們沒理由不在中國繼續(xù)他們的事業(yè)。但是,國內(nèi)的現(xiàn)狀,卻不能完全讓他們放心。換言之,他們擔心自己的事業(yè)和成果的果實,也許突然會有那么一天,就會蕩然無存。中國改革開放30年了,但中國革命的經(jīng)歷不止30年。革命黨正在轉(zhuǎn)型為建設黨,但革命的邏輯卻未必能一天消失。精英在奮斗的時候,也許不覺得,一旦事業(yè)有成,憂慮也就來了。
生于斯,長于斯,若說一點愛國情感都沒有,不現(xiàn)實。但對于身家性命,事業(yè)財產(chǎn)的憂慮,則更現(xiàn)實。只要國內(nèi)的現(xiàn)狀,尤其是政治現(xiàn)狀不能讓精英們安心,換籍,就永遠是一種無奈的追求。這里,甚至包括那些作為政權(quán)基礎的官員,也會有這樣的憂慮和追求。晚清小說《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鍔,在小說的開篇,就把當時的中國比喻成一艘快要沉的大船。上面的人,有給掌舵者搗亂的,有挖船板的,有搶東西的,也有棄船而逃的。只是,劉鍔當時也算是商學兩界的精英,他卻沒有逃。
無疑,中國大陸是有機遇的地方,否則不能引來那么多投資,讓精英即使換籍,也留在這里。但是,這塊土地,也是有危機的地方。出路只有一條,大家合力,將它改好。在當今的世界村里,如果這條大船沉了,整個世界就沒有可以棲止的地方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