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態(tài)視角下的手勢隱喻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 要:Charles Forceville將隱喻研究深入到了多模態(tài)層面,開拓了隱喻研究的視野,隱喻研究不再局限于言語層面,而是深入到非語言層面或多模態(tài)層面。手勢隱喻是非言語隱喻的重要形式,和言語隱喻相輔相成,從而實現話語意義的構建和傳達。本文以奧巴馬對美國學生的全國講話中的手勢語為研究語料,分析演講中隱喻性手勢多模態(tài)意義構建的類型、特點和功能。從多模態(tài)角度探究演講中隱喻性手勢語的意義建構機制,從而為概念隱喻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關鍵詞:多模態(tài)隱喻;手勢;演講;意義建構
1.引言
Lakoff & Johnson(1980)指出,隱喻不是修辭,而是思維模式。與此同時,他們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認為隱喻是從具體的、熟知的源域到抽象的、不是很熟悉的靶域的映射。之后隱喻理論脫離了隱喻現象本身的研究,進入到人類的認知思維領域。由此我們得知隱喻不僅外顯在語言中,而且還廣泛存在于其他交流莫泰,如圖片、音樂、聲音和手勢。以往的研究過分強調隱喻思維的言語表達,這掩蓋了一些僅靠言語模態(tài)無法表征的隱喻思維(Forceville & Urios-Aparisi 2009)口頭語言交際構成了一個本身就以多模態(tài)為特征的交際情境,故應用于該交流形式中的隱喻具有多模態(tài)潛質。語伴手勢(co-speech/co-verbal gestures)作為與有聲語言伴生的自發(fā)性手勢不只是言語的插畫(illustrators),更是內在于話語本身的一部分,是通向說話者思維過程的窗口。因此近年來隱喻的研究越來越注重從手勢研究中取材,并強有力地證明了隱喻是各種模態(tài)下的認知加工過程的產物。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所選樣本使用手勢隱喻的情況進行分析,并從多模態(tài)的視角考察言語生成過程中言語隱喻和手勢隱喻是如何合作的。
2.研究概述
2.1手勢隱喻研究
隱喻手勢的研究最早見于19世紀安德亞迪約羅(Andres de Jorio)的著作,他發(fā)現那不勒斯人指代過去會指向身后,指代未來會指向前方。此后Wundt也注意到時間概念的空間呈現,他將表達另一領域概念的手勢稱為符號手勢(Symbolic gesture).而近年來隱喻手勢研究的真正興起得益于三方面的發(fā)展:
(1)心理學家麥科內爾(McNeill)開啟的手勢的認知研究。這一革命性創(chuàng)見獲得眾多支持者,手勢不再被當作言語的副產品,手勢與言語的同步性(synchronization)表明二者是同一認知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麥科內爾肯定融合主義(integrationism),認同語言學的去神秘化(demythologize linguistics),認為語言理論應該拒絕簡約,提倡辯證整體,根植人類行動和物質的經驗。這一主張在以身體哲學為思想背景的認知語言學家當中引起了強烈反應。
(2)語言學家Lakoff 創(chuàng)建的概念隱喻理論。概念隱喻理論基于人類思維的隱喻模式,作為基本認知機制的隱喻不應局限于語言表達,還應體現在其他的人類行為當中。認知語言學家強調身在心中、心在身中,手勢作為身體的一部分,必然反映隱喻思維。
。3)Forceville領軍的隱喻的多模態(tài)研究。隱喻本質上是多模態(tài)的。佛塞維爾和約睿思阿帕里思(Urios- Aparisi)(2009)從認知角度對平面廣告、漫畫、電視廣告及電影中的圖像隱喻做了系列研究,使囿于認知語言學范疇的概念隱喻研究真正進入一個具有更廣的人文視野的跨學科研究階段(江桂英、王容花,2013)。隱喻手勢同樣展現出跨學科特質,受到包括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符號學、神經科學等眾多學科的關注(Cienki&Müller,2008)。
2.2多模態(tài)手勢隱喻研究
在當代隱喻理論的指導下,Cienki是把隱喻和手勢聯(lián)系起來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第一人(Cienki,1997,1998)。Cienki & Muller(2008)較為詳盡地論述了隱喻、手勢和思維之間的關系,倡導我們不應停留于從某一特定的模態(tài)來思考隱喻,而應把隱喻從本質上看作是多模態(tài)的。Muller & Cienki指出在言語和手勢兩個模態(tài)中,通過相同的始源域和目標域及相同的目標域和不同的始源域呈現的多模態(tài)隱喻非常普遍,但以相同的始源域和不同的目標域呈現的言語-手勢多模態(tài)隱喻則較為罕見。他們對言語-隱喻手勢的研究表明,“死隱喻”,即高度規(guī)約化的隱喻,也被作為隱喻表達而被積極地加工,揭示了語篇中多模態(tài)隱喻的動態(tài)性本質。中國臺灣學者Chui(2011)分析了有關“制茶”和“談戀愛”兩段漢語日常會話中交際雙方手勢中出現的概念隱喻,結果表明在即時多模態(tài)交際中,隱喻手勢能為人們了解反映說話者注意焦點的概念化方面提供顯性的額外信息。以上學者有關手勢隱喻的研究為多模態(tài)隱喻研究構建了較好的理論框架有關手勢隱喻的研究為多模態(tài)隱喻研究構建了較好的理論框架。
3.用多模態(tài)隱喻分析奧巴馬對美國學生的講話中的手勢隱喻
奧巴馬對美國學生的全國講話的主題是夢想和責任,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鼓勵大家更加努力奮斗,為了自己的夢想和國家的理想不懈努力。整個演講17分鐘,其中手勢語言大約為350處。本文從隱喻關鍵詞和情感語言兩個方面對奧巴馬演說中的隱喻性手勢進行識別。
Mitterberg & Waugh指出,要理解源域對象(very object)和目標域抽象概念(abstract idea)之間的隱喻映射,前提是理解源域手勢(hand)和目標域想象物(imagery object)之間的轉喻映射。在演講中,隱喻性手勢語的意義構建同樣遵循著轉喻、隱喻的規(guī)律,呈現出多模態(tài)隱喻與轉喻互動整合的特點。具體表現有:
第一,轉喻為隱喻提供必要的基礎。奧巴馬演說中有句話是 “I`ve talked about parents`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sure you stay on tract…”如圖1.1所示。大意是家長有責任確保你們走正路。奧巴馬的手勢是“右手掌手指并攏,直指向前方,并經歷了三次點頓”。我們可以很容易從他比劃的手勢里獲得一個“tract”的概念。然而,演講者這里指的是一條抽象的、通向平穩(wěn)的漫長而崎嶇的“tract”。受眾也隨著奧巴馬的手指,經歷了一個先轉喻后隱喻的過程。這個手勢描述了兩個階段:第一步是呈現的空間“tract”,第二步是所暗示的人生的“tract”,后者更加的抽象。同樣,聽眾也經歷了兩個解讀過程:第一。通過轉喻過程認識手勢所代表的實際的“tract”;第二,通過隱喻,理解實際的“tarct”所代替的抽象過程。想象的實際道路可以通過手勢本身來獲得,但手勢所呈現的路下的隱含的目標域及源域,只能通過隱喻來獲得。目標域“正路”用言語的模態(tài)呈現,而源域則通過手勢表達。在源域向目標域映射過程中,視覺和聽覺兩種感官在時空交互中交錯使用,從而實現兩個具有根本區(qū)別的認知域之間的系統(tǒng)性映射,成功實現隱喻意義的構建。
熱點文章閱讀